新会区政协这一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新会区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1+6+3”工作部署与区委“一园三中心”工作安排,将改革创新作为有力抓手,稳步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
这一年,新会区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会实践,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各方智慧,助力新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动力更强、质量更高,书写了人民政协的责任担当。
思想领航 坚持政协工作正确方向
深刻把握人民政协鲜明的政治属性,深入研习、透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建立健全领导领学带学长效机制,结合“四下基层”活动,强化主席会议成员对分管专委会以及联系镇(街)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督促与指导,将“六个一”规定动作逐一细化落实,确保学习教育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借助新媒体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辟“党纪学习教育·每日一课”专栏,发布党纪学习教育文章64篇,推动《条例》入脑入心、善思善用。
锚定任务 高站位做好经常性工作
紧扣改革主题深度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修订完善《新会区政协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实施办法》,发挥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关键少数”作用,围绕10项专题协商议题、10项专题民主监督课题和12件重点提案督办选题开展调研100多次,召开现场调研座谈会50多场,撰写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60篇,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130多条,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2件政协提案、1件社情民意获江门市政协表彰。
紧贴中心大局务实协商。聚焦“深江合作纵深推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百千万工程”建设方面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开展高效务实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和区领导督办提案办理协商活动8次,提高建言“靶向性”、增强资政“含金量”。召开“企业家委员·区长面对面”协商会议和区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调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助推新会区“融深、融湾”的发展齿轮加速转动。
紧跟民生关切有效监督。聚焦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组织专委会、联络组深入区直部门及镇(街)、村(社区)对3项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4项民生实事,以及3项往年政协履职课题开展协商监督213次。以监督意见报告、视察监督报告、专项监督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民主监督意见建议80多条,确保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司前镇政协联络组联合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对辖区内重点支流生态修复工程进行民主监督。
凝聚共识 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持续深化“党派+”工作。及时了解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沟通,以共识促团结、以团结聚合力,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好最大同心圆。专委会、联络组联合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成为常态。民主监督报告《关于发挥侨红资源优势,推动罗坑乡村振兴的报告》获区政府采纳转化,助推“林锵云与广东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及林锵云主题教育宣传配套工程落地,成为“党派+”履职成果有效转化落实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
致公党新会区总支部委员会到罗坑镇林锵云故居调研,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汇聚侨心侨智侨力。多方搭建港澳委员协商议政平台,围绕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深江深度合作、新港澳青年交流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建言献策。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联合住港澳全国政协委员在港澳地区举办国情区情宣讲会,向广大市民介绍我国基本国情及新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厚植家国情怀。
持续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创新举办由政协主办、专委会承办、界别群众参与、各方支持的“政协视界”委员论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委员履职新平台。联合新会海关组织外贸企业举办海关改革政策宣讲活动,鼓励企业利用海关便企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开设“跟着委员去履职”“1+2+3·协商到基层”“党派+”等专栏,全面展现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和责任担当,讲好人民政协故事。编撰“古兜大会战”文史资料,传承和弘扬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神。举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图片展,23天展期内,观展群众逾5000人次。
区主要领导和全体政协委员到区美术馆观看“团结奋进 时代华章——新会区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图片展。
担当作为 提升履职能力和实效
出台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提案工作细则、社情民意工作意见,健全上门征集提案线索、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党政“点题”与政协“领题”相结合的议题提出机制。明确政协委员工作室、基层协商驿站的运行机制等,形成委员履职制度28项,健全机关管理工作制度15项。2024年,全面加强专委会与联络组的对口联系,深入推进“1+2+3·协商到基层”活动,落实每月深入基层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任务,推动区(专委会)、镇(联络组)、村(基层协商驿站)三级联动80多次,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古井镇政协联络组到霞路村调研古井特色产业,助力建立“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烧鹅+云吞”运营推广模式。
【履职成效】
新会区政协6个专委会聚焦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全面优化界别协商组织形式、规范界别协商活动,全面提高建言“靶向性”、增强资政“含金量”。
●提案和联络委员会为助力新会区打造三个万亩承载、千亿体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推进“园镇融合、区域一体”现代城镇发展,组织召开5次专题调研会议,提出“以产业聚集人气,以人才促进城镇发展,以园镇融合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的建议。
●经济和资源环境委员会聚焦“大桥经济”,锚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与深圳等先进地区对接合作目标,到深圳、中山、浙江宁波等地调研6次,召开区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17条。
●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结合“政企面对面”恳谈直通车活动要求,组织召开“企业家委员·区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就如何利用崖门渔港优势,全面激活海洋经济,谋深做透“水文章”等方面,与区政府领导协商交流,凝聚发展共识。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主题,开展专题调研7次,提出加强农村资源整合、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积极拓展市场渠道等建议。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围绕“聚焦‘一点两地’战略定位,加快银湖湾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主题进行区情乡情教育,召开常委会专题协商会议,加强新会、香港、澳门三地青年交流,优化提升“港澳融合”工程,促进新会与香港、澳门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聚焦基层治理,组织调研座谈4次,召开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提出搭建融合“智慧党务、网格管理、处置调度、决策分析、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场景的建议。
11个镇(街)联络组围绕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全年开展履职活动182次,撰写提案54件、社情民意信息15篇,提出建议80多条。港澳联络组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在投资兴业、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新会与港澳地区交流与合作。
●圭峰会城联络组开展各类视察调研17次,有力推动人民球场改造、谭镳故居保护和利用、圭峰会城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
●大泽镇联络组以基层协商驿站为阵地,收集周边群众意见16条,有效解决创利来园区周边的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问题。
●司前镇联络组联合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群众代表对辖区内重点支流生态修复工程和污水管网工程等民生实事进行监督,推动相关项目顺利实施。
●罗坑镇联络组联合致公党区总支部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回头看”,助推“林锵云与广东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及林锵云主题教育宣传配套工程落地。
●双水镇联络组积极参与“六个一百”结对共建,助推7个村企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约3亿元。
●崖门镇联络组配合区政协完成关于崖门渔港的重点提案督办,助力发展滨海旅游新业态,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沙堆镇联络组每月组织开展委员“协商日”活动,到村(社区)开展联系群众、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微协商”等活动,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古井镇联络组助力建立“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烧鹅+云吞”运营推广模式,推动古井特色产业做大做优。
●三江镇联络组以基层协商驿站为阵地,打造“工会+政协”基层协商交流平台,开展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23次。
●睦洲镇联络组聚焦基层善治,依托基层协商驿站,探索向资政职责范围外延伸,协助派出所、人社部门成功调处企业职工纠纷15宗次。
●大鳌镇联络组引领政协委员发挥界别优势,成立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水产公司和强村公司,做优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带领村民打造富民兴村样板。
睦洲镇政协联络组聚焦基层善治,依托基层协商驿站,协助派出所和人社部门处理企业与职工的纠纷。
来源:新会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