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启动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在饮用水源的保障和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今天,我市市区目前单一饮用水源所存安全隐患确实令人担忧。为此,加快启动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保障用水安全,对保障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一、现状:

  1、西江是我市市区主要饮用水源。蓬江、江海两区饮用水源主要来自西江,江门西江水厂日均供应量约60万吨,惠及蓬江区(除荷塘、潮连)、江海区和新会区(部分)130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近年来,上游佛山也从西江取水,取水量达220万立方/日,涉及320万人口;广州自2010年开始从西江取水,取水量达350万立方/日,以解决600万人口饮用水问题;西江现时还是珠海、澳门一带的主要淡水来源。

  2、西江航道危险品运输越来越多。西江航道货运占流域综合运输总货运量的12%,危化品(油气)通过水路运输越来越多。我市现有本港籍危险化学品船舶(含油船)71艘,载重吨位达2.37万吨;而近五年年均进出江门水域的危险化学品船舶(含油船)约5504艘次,载运危险货物合计310万吨。

  3、西江水系水体污染个案屡有发生。十年来,西江流域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达7起,最近一次是2013年7月 广西贺州市发生重金属镉、铊污染西江事件,影响该市下游部分流域数百万人饮用水安全。我市位于西江下游,吸水口附近有篁边油库,西江江门段两岸有诸多的企业;滨江新区的开发、滨江大道和绿道靠近吸水口,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水上加油船因流动性操作,溢油污染概率较大。

  二.目前市区供水存在问题:

  1、供水水源较为单一,缺乏备用水源

  蓬江区和江海区主要的供水水源为西江,缺乏应急备用水源,一旦西江出现污染事故,将面临大面积停水的可能。

  2、本地水库水资源未能有效利用

  杜阮那咀、那围水库是目前蓬江和江海区境内唯一可利用的水库资源,但两水库向市区供水的水厂制水能力、管道输送能力有限;水库实际库容小、水质较差。

  3、新会向蓬江、江海区供水能力不足

  目前西江水厂向新会区供水基本能够满足压力需求,由于新会地势比蓬江区低,在银洲湖边新建的银海水厂距离江门中心区域较远,新会向蓬江、江海区应急供水压力不足。

  4、市区两大水务公司主干管联通程度不够

  江门主城区供水系统主要由融浩水业和新会水务有限公司组成,目前彼此供水管网仅限于融浩水业的西江水厂一条管道联通新会单向供水。

  5、潭江作为现有和备用水源水质堪忧

  潭江是江门市除了西江和水库水源外的第三独立水源,然而目前其水质问题不容乐观,潭江作为应急水源近期难以发挥作用。

  三、建议

  1、加快启动市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根据省有关要求,我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要在2015年前完成。由于工程涉及三区及多个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尤为重要。

  (1)成立机构、落实资金加快推进。建议尽快成立江门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协调所涉及的资金筹措、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等工作,确保建设工作有效推进。

  (2)备用水源区整体规划要先行。进一步完善杜阮那咀、那围水库周边工业园区截污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建设,完善风险预案和风险设施的建设;加强备用水源地周边土地利用的管理,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3)出台对备用水源地经济补偿政策。把那咀、那围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后,区域内的地产、林业、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必要对所在区域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资金安排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预算。

  (4)备用水源工程建设进度需加快。按照市和区两级统筹的原则,编制我市备用水源建设及输水管网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自来水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提高我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2、重视备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对备用水源依法划定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经济林进行清理,建设生态公益林;二是建设人工湿地保护区,保护和改善水源地水质;三是对那咀水库库底进行清淤,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四是种植和合理投放各类有利水质提高的水生植物,构建合理生态体系。

  3、整治备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

  一是取缔保护区内企业和畜禽(网箱)养殖场,推广生态效益高的农作物和林木种植,禁止建造各类别墅区、度假村和开发旅游项目等;二是建设保护区内的小型简易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三是有效处置保护区内的生活垃圾;四是分步对那咀、那围水库区内的居民实施迁移。

  4、加强对备用水质的监测

  一是完善监测体系,提升水源地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建立我市各个备用水源地信息互联互通的数据库系统,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水质监测报告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三是继续加大潭江水质保护和整治力度。

  5、建立污染事故防控体系

  一是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河段通行的危化品运输车辆、途经江门航道船只的管理,实时监控其行驶情况,加强对篁边油库及周边加油站、化工厂油类和危化品运载、装卸及储存的监管;二是建成一套覆盖江门水域的运载危险品车辆(船只)意外污染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确保水源保护区的安全。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