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大重点提案出炉
近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五十二次主席会议,确定了2016年十大重点提案。今年的重点提案多是集体提案,且大多围绕去年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以及亮点工作展开。
集体提案约占4成
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来自全市以及港澳的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182件,参与提案委员172人次。经审查后,立案159件 ,占提案总数的87.36%。没有立案的23件,将作为社情民意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根据市政协提案委对立案159件提案进行的分析,其中委员提案95件,占59.75%;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联络组的集体提案64件,占 40.25%。
城市建设依然是关注热点
委员们最关心哪些问题?根据分析,在立案的提案中,属于城市建设、农业环保方面的81件,占立案总数的50.94%,是所有提案类别中占比最大的。而城市建设的提案,在去年乃至前几年,都一直是委员们的提案重点。
其他类别,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23件,占立案总数的14.47% ;属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方面的32件,占立案总数的20.12% ;属于统战、侨务、人事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23件,占立案总数的14.47%。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发展,一直是委员提案的热点,近年热度不降。
全会闭幕后委员仍可交提案
记者了解到,在全会闭幕之后,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联络组仍可提交提案。闭会期间所提交的提案,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将在江门市建议提案在线进行网上交办。
【关注十大重点提案】
十大重点提案:集体提案占多数
今年的十大重点提案,多是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展开,且有不少提案是关注江门的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比如,民进市委会提出的《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这是去年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此外,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建设,完善我市“邑门式”公共服务工作,支持“广东(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这些都是针对去年新展开工作提出的建议。
今年的十大重点提案还有一个特点,即集体提案多了。去年的十大重点提案(共11件提案,其中有一重要提案为两件提案合并而成),有5件为个人提案,6件为集体提案。而今年的十大重点提案,集体提案的比例则大幅增多,共有9件,也就是说,个人提案只有一件。
记者从提案委员会获悉,十大重点提案的确定更多的是关注提案本身的内容,即提案是否关注市委市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以及是否是当前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另外一点,提案本身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也是入选十大提案的重要条件。
【亮点提案】
关注产业园发展
“建大平台、招大项目”,落实各产业园区平台,将优质项目引入园区,这是去年的重点工作,也是江门落实各项创新举措的重点。民进江门市委会今年提出的提案,认为江门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还相对滞后,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园区产业的集聚能力。
目前,江门拥有各类工业集中区(点)(含村办、镇办工业集聚区)超过一百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1个,为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6个。这些重点产业园区(一区六园)已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这些园区多少存在规划不科学,产城融合低;管理机制不畅,财政投入有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滞后等问题。
由此,民进市委会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创新规划理念,明晰园区功能定位,将工业区置于整个“产业新城”框架内,使“产业孤岛”向具有相对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与配套的新城转型;建立市级协调统筹机构,加大建设投入;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和发挥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推进产城融合等。
关注“侨”发展
去年12月22日,“侨梦苑”正式落户江门,该平台的目标是探索新一代华侨华人归国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使之成为新一代华侨华人归国创业创新的首选地。这一平台刚落户,致公党江门市委会则提交集体提案,为其建设出谋划策。
提案提出,平台应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打造“三门”建设“ 三心”、省政府“珠西战略”、江门实施“雏鹰计划”,为“侨梦苑”建设创造优势条件和发展契机。在引侨引智方面,则建议实施“新侨归根计划”,着力加强与华侨华人专业社团和人士的交流联系,重点关注“三新四有”人士(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还建议力争每年引进100名以上新侨人到江门“侨梦苑”创业创新。
提案也提到,希望能够设立有一定规模的“侨梦苑”创业创新基金,重点投向具备独创性、前瞻性、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且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海外华侨华人创业项目或小微企业,并制定出台针对华侨华人归国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应该健全海外侨务资源网络,加强关于“侨梦苑”的宣传。
关注“大广海湾”建设
大广海湾发展已经列入省“十三五”规划,关于这3000多平方公里的发展,九三学社江门市委员会提出的“加快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助推大广海湾经济建设”的提案,则又提出一个发展角度。
提案提到,目前,江门海洋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少,行业知名领导品牌缺乏,产业技术水平总体偏低。从而,应立足现有船舶装备工业基础,加强大广海湾船舶及配套产业统筹规划,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同步协调发展。
由此,九三学社提出建议,应统筹规划,推进船舶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实行差异发展,重点引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此外,还应该着眼长远,开展前瞻概念性产品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