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者”这五年
市政协港澳委员就我市公园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图为港澳委员参观圭峰山绿护桃园景区。 (谌磊)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市区联络组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提案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五年来,”共提出824件提案,经审查立案交办780件,立案率为94.67%。内容涵盖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环保、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推动下,各承办单位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抓好提案办理,立案交办的提案100%得到办理答复。所提问题已经采纳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501件,占64.23%;列入计划解决的共175件,占22.44%;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时未能解决的104件,占13.33%。经过五年的努力,一大批提案办理落实成效显著,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金点子”融入江门发展中
五年来,”密切关注我市经济建设,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积极围绕市委、市政府珠西战略策源地、主战场、增长极的战略定位,以及打造“三门”建设“三心”的工作部署建言献计。如民盟市委会关于《发挥江门大道作用,加强“三区一市”融合和推动江佛同城发展》;民进市委会关于《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发展能力》;致公党市委会关于《加大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力度的建议》;九三学社市委会关于《加快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助推大广海湾经济建设》;任安良委员关于《创新小微金融服务,助推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建设》;邓卫民委员关于《加大我市企业研发创新扶持力度的建议》等提案,均引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多意见建议被融入党委政府有关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中,得到了认真落实。
围绕城市宜居献计出力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重要战略地位,市委、市政府对这一“绿色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结合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批有质量的提案,得到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及采纳。如民盟市委会关于《切实抓好我市农业面污染源治理,建设美好家园建设》促成政府制定污染防治规划,并落实责任到各职能部门;江海区联络组关于《对重点河涌进行综合整治的建议》促成政府出台《江门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民建市委会关于《加大潭江流域治污力度,打造我市良好生态环境》促成政府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河长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和《江门市潭江流域河长责任制考核断面水质检测评价办法(试行)》。还有陈力君委员关于《着力建设江门生态宜居城乡的建议》、费伟东委员关于《对我市农村垃圾问题处理的建议》、唐兵仿委员关于《以扬尘治理为突破口促进江门空气质量改善的建议》等提案,对加快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百姓诉求鼓与呼
”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提案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切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推动了一系列顺民意、得民心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如蓬江区联络组关于《免费开放东湖公园,增加居民休闲场所的建议》在当年就得到落实;张东萍委员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建议》,得到市教育局采纳,并出台了《关于促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予以落实;李光明委员提出的《对城市贫困户精准扶贫的建议》也得到采纳,民政部门当年就对全市5403户困难家庭进行建档立卡,对重点帮扶家庭实行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还有民革市委会关于《完善我市“邑门式”公共服务工作的建议》、开平市联络组关于《扩建“佛开高速”鹤山至开平段和“开阳高速”公路的建议》、黄奔勇委员《关于取消或放宽江门市购房“限外令”政策的建议》、朱正君委员关于《加强江门市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建议》,都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认真办理,群众满意,社会效果良好。
围绕社会治理出谋划策
人民政协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提案者结合我市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提案。如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关于《推进“三官一师二联”进基层的建议》、农工党市委会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和谐社会治理》、梁进海委员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建议》、梁伯进委员关于《尽快引入第三方调解制度,力促我市建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建议》、李泽刚委员关于《关爱江门弱势儿童的建议》、庄春维委员关于《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朱万水委员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我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等提案,均得到较好的落实,进一步推动了平安江门、幸福侨都建设。
微心得
抓质量强实效促落实
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和基础。五年来,市政协坚持从各个环节入手,从源头上严把提案质量关。如邀请职能部门参与提案初审工作,提高审查的专业性;对一些内容空泛或建议不到位的提案,提请提案者修改完善或进行同类合并,使提案更具分量和价值;召开重点提案培育座谈会和提案工作座谈会,鼓励、引导我市各民主党派、各市区联络组和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注重集体提案的培育;坚持每年在政协全会上通报表扬优秀提案,发挥优秀提案的示范引领作用,五年来共有84件优秀提案获得表扬。
办理实效是提案工作得以有效高效开展的保证。五年来,市政协通过搭建“委员约见市长座谈会”和“委员约见部门领导”等协商平台,选择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约请市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与提案者“面对面”协商,提升协商层次和实效。积极争取和协助市政府修改完善《江门市办理建议提案绩效量化考评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在提案办理过程中的协商工作要求以及相关考评措施,推动提案办理协商工作的落实。运用信息化手段,升级建议提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提案提交、管理和交办、督办以及办理情况反馈,为提案办理协商工作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科技平台。
督办是促进提案办理落实的重要抓手。市政协坚持开展多层次督办工作,重点强化“一号提案”的示范带动,从2014年开始,以市委书记挂帅督办”,市长督办重点提案为示范,形成党政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督办本部门的重点提案的工作机制。坚持落实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机制,每年制定主席会议成员集体督办”、分工督办重点提案的方案,对确定的重点提案实施全程跟踪督办。五年来,围绕督办重点提案组织的调研和座谈会超过200场次,所督办的重点提案均落到实处,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不断完善市四套班子分管建议提案工作领导和分管秘书长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坚持“四办”联合对部分重点热点提案进行飞行督查机制。2016年,首次尝试分片区召开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督查暨业务培训工作会议,将督查办理进度、交流办理经验、培训办理业务进行“三结合”。坚持对往年的重点提案进行“回头看”督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提案办理成果。
(徐铃静 黄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