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提案回访——江门拟成立种业发展联盟,谋划创建现代种业产业园
“从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看,种业是基石,事关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建设种业强市势在必行。”日前,九三学社江门市委员会副主委黄家河接受提案回访。2021年江门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江门市种业强市工作的建议》切中要点,指出江门种业发展依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环节脱节、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建议尽快出台利好政策,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鼓励开发地方特色品种,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记者从提案主办单位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接下来,该局谋划创建现代种业产业园,打造集现代种业研发、生产、展示、科普、创业、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种业科技集成中心;加快出台《江门市种业振兴五年行动方案》,并结合六大特色产业支持政策措施的实施,打造集孵化培育、信息共享、技术支撑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种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借鉴工业发展的逻辑思维,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行统筹,如邀请专家团队调研完成研究报告,摸清家底、分析优劣势,编制好种业发展规划,出台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黄家河说。
提高科技“含量”
成立种业发展联盟,开展种源技术攻关
农为邦本,种铸基石。作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基础,江门种业发展至今,已建有9家市级良种场,门类齐全,覆盖农作物、畜牧业及水产渔业等领域;同时发挥种业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如: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是广东省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种业公司,年营收超10亿,位列全国第四,蔬菜种子销售名列全国第一。
黄家河表示,当前江门种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畜牧种业,开平马冈鹅与本土培育的墟岗黄鸡1号、科朗麻黄鸡等已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但同时也存在着短板,例如渔业种苗的培育多以“家庭小作坊”为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模式落后,产量难以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
为此,他建议江门加快制定利好政策,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推动种业企业加强与生物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校进行‘大联合’‘大协作’,有序推进生物育种在江门的产业化应用,有利于提升全市种业自主保供水平。”
“种业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通过提升人才入驻江门种业企业的优惠待遇,有利于解决企业人才匮乏问题,增强种业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黄家河还建议道。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国活接受采访表示,过去一年里,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江门依托特色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平台优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院校开展紧密合作,组织联合攻关,力争在关键品种培育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培育适应市场、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品种。
“特别是围绕本地品种马冈鹅种质资源保护,我们开展了种质资源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反季节养殖和加工技术研发,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钟国活补充。
记者了解到,江门国家科技园现已通过创新技术扩散和产业联动机制,融入广东科创走廊,聚集农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资源,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建立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江门科研试验基地、组培脱毒种苗快繁生产基地,开展了果树、花卉、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及良种组培扩繁。园区如今已收集农业种质资源300多份,推广珍稀果树、南药等热带特色作物新品种13种;打造特色优质稻品种研发中心和玉米选育中心,选育审定杂交水稻品种6个、鲜食玉米新品种5个。
钟国活透露,接下来将谋划成立由本市种业科研机构,农作物、禽畜和水产种业企业组成的种业发展联盟。联盟将健全种子资源利用、品种的研发、产品的开发、产业化运用等全链条体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种源技术攻关,形成区域创新优势。
促进产业融合
平台为支撑,建设江门市现代种业产业园
提案指出,当前江门种业企业发展模式单一,其仅围绕种子种苗开发和销售展开工作,缺乏与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沟通交流不足,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断裂,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作为提案主笔人代表,针对种业发展与产业环节脱节的问题,黄家河建议政府部门应邀请专家团队对全市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家底,完成分析报告,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同时深挖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
“政府部门应鼓励开展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育繁育工作,提纯复壮,培育优质高产易栽培的地方特色品种,如杜阮凉瓜、新会小农占、开平马冈鹅、大鳌对虾等地理标志产品。有了特色种质资源作为基础保障,能够进一步完善、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食品产业、农业科教、休闲农业等业态,实现产业链的贯通和增值。”黄家河补充。
对此,钟国活表示,结合六大特色产业支持政策措施的实施,江门正谋划打造集孵化培育、信息共享、技术支撑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种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另外,江门还加强培育种业主体,强化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鼓励突破核心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新品种,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
据透露,江门谋划近年培育2-3家具有产业主导能力的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培育1-2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畜禽、水产种业集团。
“我们将在‘种业长廊’的建设基础上,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建设江门市现代种业产业园。产业园将整合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源,积极和上游的研发企业、下游的营销企业对接,同时吸引和注入以种业实践化、成果市场化为优势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建设成为集现代种业研发、生产、展示、科普、创业、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种业科技集成中心。”钟国活说。
文字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黄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