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让侨都文脉在保育活化中传承!
“不少市民认为,我们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创性的空间还是不够丰富,传统的手工业和现代的文创结合得不够紧密。”
“在保持历史建筑外立面的原真性上,应该适当允许当中一些建筑的二、三楼空间连通起来,以此打造一些中型的展览和博物馆。
“怎么进一步彰显侨文化?一方面,应该在‘面子’上下功夫,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好它原有建筑的样貌;另一方面,要在‘里子’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侨乡文化的内涵。”
“在华侨历史遗产保护当中,由市政府牵头,把原有的建筑利用起来,把一些重大的文化项目放进去,为这一片街区的侨文化树立一些骨干的文化展示区域。”
……
经过深入调研、协商座谈、专题研讨等前期筹备,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协商平台2023年首期节目“让侨都文脉在保育活化中传承”今日正式播出,市政协委员、智库专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群众代表等在节目现场各抒己见,共商华侨历史遗产保护活化传承的良策。
点击视频,一起关注
江门市政协副主席汤惠红
“我们的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侨都文化的基因。接下来我们也在跟市区两级对接,按照古今中外、中西融合,以及按照艺术性、文化性、国际性的侨都文脉来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促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吸引粤港澳大湾区的青年,还有海内外的青年人回来,让江门的侨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创新。”
江门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主任陈耀华
“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首先要聚焦硬件功能服务的提升,优化街区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强化楼宇绿化区、商业服务区和居民生活区等公共空间服务功能,让街区在和谐有序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延续感,打造活力公共空间。”
江门市政协智库专家、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
“历史文化街区的很多建筑是以前华侨回来修建的,我们把它保育起来、活化起来,其实就是延续华侨的根,增强他们的乡愁。华侨年轻一代回来看到这个地区,就能知道他们的祖辈是如何走向世界,又如何回馈家乡,这是一种根的意识的培养。保护华侨历史文化遗产,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江门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华侨历史学会理事谭金花
“建筑是社会发展史的见证,我们在保护的过程当中,还要去研究它,明白它是怎么来的,让别人可以通过建筑来阅读到城市的过去。我们城市某些地方也可以接受一些新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要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或者符合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新的发展区域和旧的发展区域之间要有一个融合。”
江门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欧阳仑
“保育这一词最早源自对儿童的养育,延伸到我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即采取一种细致谨慎的态度。我们要好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成片的空间肌理,保育一片新旧融合的片区,并且保留这个片区里面的生活习惯与风俗,让它带有侨乡的烟火味。”
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翁国泉
“我们准备按照‘一核三带一轴三区多片’的思路进行空间的整体规划。在墟顶上面打造我们原点文化核心,在新旧区之间建造主客共享体验带,在堤中路建造江门滨海文化带,在莲平路打造骑楼风情带,让社区更加宜业宜游宜居。”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柳超球
“发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的优势,把互动性强的葵扇、茅龙笔、东艺宫灯等,还有一些非遗小吃等引进历史文化街区,让业态更加丰富;在历史文化街区里打造一些公共的文化空间,比如小林漫画阅读空间、侨批馆、粤书吧,还有我们准备打造的小型粤剧博物馆、少儿图书博物馆等,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 ”
蓬江区副区长利锦波
“打造一系列主题展馆和文化场所,是我们接下来历史街区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区现在以‘侨都赋能 文化铸魂’为指导,发挥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江门城市客厅的作用,引入整个五邑,包括戴爱莲舞蹈文化、红线女粤剧文化,还有江门老字号的企业文化,融合侨文化、广府文化以及非遗文化,我们考虑建设这个展示平台。”
开平市政协副主席关思勇
“赤坎华侨古镇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在实施整体保育过程中,保持了旧镇区的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延续了原有建筑的特色风貌。接下来结合江门市文旅发展的策略,我们策划在江门市百年文化老街打造一个红线女粤剧文化展艺馆,以丰富街区的文化底蕴,推动华侨华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本期节目还可以通过
电视、电台
来收看收听
市政协“委员议事厅”
2023年首期节目
“让侨都文脉在保育活化中传承”
播出时间表
来源:市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