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聚焦“侨都人才卡”智能化建设 把便捷高效服务送到高层次人才心坎上

“侨都人才卡”的“前世”可以追溯到2016年,我市出台《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人才绿卡”计划,向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发放“人才绿卡”。2021年,在江门“520”人才节上,“人才绿卡”正式发布,去年又把“人才绿卡”升级为“侨都人才卡”。凭借手上小小的一张卡,我市高层次人才就可以优先享受到政务服务、子女入学、安居保障、医疗保健等11类服务。


在我市大力推进“人才倍增”工程的背景下,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深入我市学校、医院、“侨都人才卡”服务点等,了解我市人才服务的需求与痛点。“侨都人才卡”的设立,是否真正服务到高层次人才的心坎上?该如何服务到他们的心坎上?通过调研,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成员找到了答案。


建议打破信息壁垒让人才少跑路


当前,我市高层次人才只需登录“侨才通”小程序(试用版)或“五邑人社”小程序人才服务专区,即可了解“侨都人才卡”服务范围。“‘侨都人才卡’是近阶段江门人才工作的重要亮点,在人才服务专区里,很多信息都可以看到,给我们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很多方便和实惠。”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子义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9718名高层次人才的“人才绿卡”将自动升级为“侨都人才卡”,持实体卡或电子卡都可享受人才服务。


医疗和教育是民生服务的两项大事,然而政协委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受技术掣肘,“侨都人才卡”在这两个场景中的使用未尽如人意。医疗服务方面,目前市级及各县(市、区)均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保障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提供优先服务。尽管如此,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鹏飞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医疗机构没办法去核实人才的身份,导致人才就医工作没法顺利开展。”目前,我市人才的健康档案还未能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影响了人才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议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建设高层次人才医疗健康服务网上查询、办理系统,对定点医院开放高层次人才医疗健康服务登记端口,打通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市政协智库专家程文海建议道。


市政协委员杨寒彪也点出了教育领域的痛点——当前我市“五邑人社”小程序人才服务专区还未能实现提交材料申办的功能。“是否可以参考深圳经验,通过部门联动共享数据,让高层次人才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办理?”杨寒彪的想法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回应。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谢宗其表示,将和人社部门加强对接,希望实现线上提交资料,自动查验身份,让数据多跑腿、人才少跑路。


打造侨都人才立体化服务模式


“侨都人才卡”提档升级后,系统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总体服务内容及服务项目有限,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在实际走访过程中也了解到,我市部分县(市、区)近年来也纷纷推出各种人才卡,所评定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的人才服务,与市级评定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的服务未达到统一。如何才能打通壁垒,推动全市“一盘棋”开展人才工作?市政协委员刘昌海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人才服务体系,规范人才服务事项,按照不同层级的高层次人才,细化配套服务内容,并积极探索湾区城市人才服务新模式,助推湾区人才互联互通。


诚然,“侨都人才卡”目前还存在“人才服务碎片化、信息化程度不足”等痛点问题。但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可以看到,我市当下正在努力构建“一卡、一网、一站”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侨都人才立体化服务模式。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锐楼介绍,当前正推动全市统一使用“侨都人才卡”作为人才身份载体,分实体卡和电子卡,实现“一卡通享”全市人才服务;开发统一的线上服务平台——手机端“侨才通”小程序和PC端“人才网”,实现“一网通办”全市人才服务。同时,打造“1+7+N”市、县两级线下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一站通受”全市人才服务。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张志军表示,未来我市将围绕高层次人才普遍关心关注的人才服务需求,统筹整合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资源,分类、分批、分层次推出更多便利化、多样化的服务。还将引入专业的商业化运营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侨都人才卡”的使用场景,改善服务体验,持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字来源:江门日报社记者 凌雪敏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