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工作报告
(2013年1月14日)
赵 基 耀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第十二届江门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建设幸福侨乡”这一核心任务,切实履行职能,全面完成了十二届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增强委员履职意识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行动
常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两级党代会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举办政协委员培训班、委员活动日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型的学习,引导委员切实增强履职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全市科学发展的目标上来,齐心协力推动“幸福侨乡”建设。
(二)践行政治协商规程,推动科学决策
去年年初,市委召开全市政协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市人民政协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了《中共江门市委政治协商规程》,为协商议政提供了制度保障。一年来,市政协主动围绕我市发展大局开展了多层次的参政议政,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十二届一次会议围绕保护我市沿海沿岸资源等10个课题,通过大会发言专题议政;常委会议先后围绕加快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落实“三促一帮”政策两个课题开展专题议政;主席会议围绕加快蓬江江海两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多个课题开展专题协商;专职常委组围绕“提高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结算审核效率”开展对口协商。其中,关于落实“三促一帮”政策专题议政所反映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制订了具体措施对所提建议加以落实;加快江会路片区改造开发、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效率等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列入市政府2013年的重点工作。
二、紧扣中心,议政建言,助推侨乡科学发展
(一)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推动发展
加强“双转移”视察监督。通过配合省政协“双转移”监督小组在我市开展的督查工作、围绕推进核心园区建设等课题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发动各市(区)政协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调研议政活动等措施,继续加强对“双转移”的视察监督,推动“双转移”战略深化实施。
推动巩固“创文”成果工作。主席会议围绕加强市区农贸市场管理等课题开展专题视察,为巩固“创文”成果建言献策。专职常委组、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分别围绕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车辆停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议政建言,推动我市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加快建设。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我为江门添新绿”行动,连续三年开展“政协义工林”义务植树活动,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推动“双到”帮扶工作落实。牵头组织帮扶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发动政协委员支持,三年来共整合投入资金520多万元,帮扶翁源县下陂村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问题,并建立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2012年底,下陂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09年的1.5万元提高到9.4万元,贫困户的人均年纯收入从2009年的1622元增加到7100元。帮扶小组在去年省、市组织的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二)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促进发展
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市政协联合各市(区)政协深入企业调研,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到台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联合新会区政协到维达纸业、冠华针织厂调研,联合恩平市政协到实德金鹰建设项目调研,了解企业在增资扩产或结构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深入基层调研,发挥优势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委员的界别优势,开展了提高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率、加强我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侨乡影视基地建设、借鉴香港深圳经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题调研,共形成了12份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许多建议得到采纳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办理落实。
(三)努力提高提案工作质量,服务发展
提案是委员和各参加单位为我市科学发展建言议政的主要途径,提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参政议政的水平。市政协通过多种举措提高提案工作的质量,如组织委员学习《委员撰写提案标准》、《撰写提案参考题目》和《江门市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手册》等,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引导委员和各参加单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撰写提案,进一步提高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进一步完善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提案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机制,推动提案所提建议落到实处。去年提案工作实现了质与量的提高,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58件。
三、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促进和谐江门建设
(一)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惠民政策落实
为推动我市2012年倒逼项目的落实,市政协将提高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等15项民生实事类的倒逼项目分解到专职常委组、各专门委员会和办公室,通过每季度专题视察、专题议政,对相关责任单位完成任务情况开展民主监督,并将监督情况及时报送市委,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二)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社情民意反映
市政协以专委会、联络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全年共收到关于建立我市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等社情民意信息156条,通过《社情民意调查》报送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推荐委员参与我市各项监督评议工作,反映所代表界别群众的意见。先后推荐了60多人担任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等组织的成员,担任市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特邀监督员,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我市慈善公益事业。继续在江门职院开展扶困助学活动,向269名贫困生颁发了65万元助学金;牵头组织市卫生局和市多家医疗单位开展帮扶市福利院孤残儿童活动,为99名残障儿童进行免费检查,并分期分批开展康复治疗;联合江门中心医院、五邑中医院等单位到鹤山市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市政协还组织发动委员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万人行、扶贫济困日等慈善公益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市政协委员以个人或企业的名义,为我市的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1.82亿元。
四、加强联谊,增进共识,营造团结民主氛围
(一)强化与各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
完善市政协领导对口联系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制度,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的各项活动,尊重和保障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民主权利。各专门委员会坚持联合各民主党派开展调研视察活动,鼓励和支持他们通过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议政平台,通过大会发言、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式,充分发表见解和主张,参政议政,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二)密切与港澳台侨胞的交往联谊
为使港澳委员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市政协领导定期赴港澳召开座谈会,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港澳乡亲对我市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港澳委员围绕“保护和打造江门华侨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专题开展视察,为他们知情明政创造条件。其中,张可治常委在去年全会上提出的“种大树”建议,成为市委市政府种树绿化的决策,在全市掀起了“我为江门添新绿”的热潮;港澳联络组提交的《借鉴澳门经验,保护和打造江门华侨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被确定为2012年的“一号提案”;港澳委员专题视察后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华侨历史文化保护的建议》也得到市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拟出方案,明确了挖掘华侨历史文化内涵和打造华侨历史文化品牌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加以落实。市政协还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密切与海外侨胞、侨团的交往联谊。
(三)加强与上下级政协的工作联动
市政协加强与各级政协的联动,努力形成共同推进全市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是配合全国政协、省政协调研组在我市围绕“建立现代工伤保险制度”、“解决扩大内需中突出问题”等专题开展调研。二是加强与各市(区)政协的工作联动,通过召开全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全市政协秘书长座谈会,与各市(区)政协联合开展调研、联合出版文史专辑,邀请市(区)政协负责人列席常委会议、参加主席会议视察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各市(区)政协在工作上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五、完善机制,务实创新,提升自身建设水平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履职基础
修订完善了《政协江门市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政协江门市委员会关于规范市政协委员参加会议活动的规定》等市政协工作“五项制度”,建立健全了《政协第十二届江门市委员会领导、机关岗位职责及部门职责》等机关内部规章制度,制订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方法》等,为履职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履职水平
一是建立政协委员重要建议“直通车”制度,保证闭会期间政协委员提出的重要建议能迅速送达党政领导参考。其中朱汉辉常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江门市政府网站外文版信息更新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经信局迅速对所提问题进行改进。二是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活动,首次对重点提案承办单位所承诺的事项进行全面的“回头看”,强化提案督办的实效。三是筹备建立“委员之家”网络互动平台,拓展委员履职的渠道。
(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
在市政协机关开展主题为“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满意度”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组织政协机关巾帼义工服务队、党员义工服务队到社区开展志愿者活动,不断提高服务委员、服务发展的水平。
各位委员、同志们,过去一年,市政协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中共江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政协工作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广大委员、社会各界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发挥界别优势和提高调研视察质量等方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2013年工作部署
2013年是我市抓落实、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市政协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提升民生事业、优化生态环境、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开创幸福侨乡建设新局面”的总体要求,齐心协力,履职尽责。
一、坚持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发展
一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政协的首要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二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共江门市委政治协商规程》,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主动作为。
二、坚持履职为民,进一步推动幸福侨乡建设
一是围绕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民生事业、巩固创文成果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等重大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推动幸福侨乡建设建言谋策。二是围绕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项目、近三年“一号提案”所提建议的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市委市政府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拓宽界别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把提案、社情民意、“直通车”和“委员之家”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及时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群众诉求反映给党委政府。四是继续发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参与我市的慈善公益活动,努力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
三、坚持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内外联系交往
一是要探索开展对外联络的途径,通过加强与海外侨团、侨领和华裔企业家、科技文化精英的联系,深化对外友好交往,吸纳世界各地城市建设管理、现代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二是加强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在拓展侨源、发挥侨智、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等方面发挥牵线搭桥作用。三是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乡亲、知名人士以及社团的联系,推动我市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文化更加紧密合作。四是进一步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支持异地商会及其会员企业在我市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合力。
四、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各项履职途径
一是要着力把握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加快“委员之家”网络议政互动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中的重要平台作用。三是开展提案“并案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提案的办理效率。四是设立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到街道、社区了解民意。五是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大政协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委员与市民的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在新的一年,让我们在中共江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江门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