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聚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整合资源让“沉睡地”变“聚宝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2021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文明确把我市列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试点,作为全省2个地级市试点之一开展先行探索。我市紧抓省级试点契机,创新管理运行、资源配置等五大机制,实施党建、土地等方面16项重点措施,形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五种类型12个模式。


在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江门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百千万工程”金字塔塔基高标准实施,全力打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江门样板。近期,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协商平台聚焦这一话题,组织调研组深入我市各县(市、区)开展调研,探讨“让农村富起来”的江门秘诀。


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流转簕菜文化创意园周边的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深度参与和分享簕菜文化创意园发展红利。图为簕菜文化创意园


“抱团”奔富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在恩平市良西镇的乡村田野上,连月来农户们抢抓农时,加紧收割、晾晒稻谷,田间地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一批批水稻颗粒归仓,经过晾晒、碾米等环节后,将送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2年前,这里农村劳动力缺失、耕地撂荒,集体收入还不到5万元,如今大变样。


据介绍,近年来良西镇发挥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作用,全镇9个村(居)委会联合组建成立福稻农垦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整合打造333.3公顷水稻种植基地,通过专业化运营,让“良西福稻大米”品牌凭实力“出圈”。截至目前,良西福稻大米已成功收获27.5万公斤采购订单,预计今年收益200多万元,为农户增创就业岗位100多个,发展资源经济铺就了良西镇的致富路。


资源分散是阻碍我市农村集体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大难点。良西镇整合资源让“沉睡地”变“聚宝盆”,是江门近年来聚焦发展资源经济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缩影。


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针对薄弱村产业基础差、发展资源匮乏等难题,探索统筹扶持资金抱团投向优势项目,2021年以来,扶持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45个。同时,探索村组统筹发展机制,如江海区直冲村盘活村组4公顷自留地,融资建设工业园,产值达13亿元。


“当前,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仍薄弱,可利用的资源比较分散,我们可以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县镇两级在统筹、引导、组织、整合等方面的作用,推动资源要素适度集中发展,拓展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市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主任陈壁光认为,整合资源“抱团”奔富,能够弥补一些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造血”功能不足等乡村的短板,应在全市范围内因地制宜推广。


11月10日,市政协副主席任安良带队到恩平市良西镇福坪村和恩城街道米仓村调研


探索“乡村CEO”机制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其落脚点在村,关键在县镇,难点在资源,动力在人才。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市很多乡村人才匮乏,成为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痛点。


近几年的浙江,“乡村CEO”迅速走红,跻身为一种新职业,通过村委会聘请熟乡村、会策划、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贤士,参与村庄发展规划,统筹管理、运营村集体资源资产,壮大村集体收入。


新会区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主任潘华金认为,学习借鉴浙江先进经验做法,探索“乡村职业经理人”机制,让“懂市场、会管理、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助力乡村振兴,将进一步助力江门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整合资源,推动更多“沉睡地”变“聚宝盆”。


簕菜文化创意园位于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委会白沙水村,是集种植、加工、农业旅游三产融合于一体,结合传统农业进行农业创新的农业创意园综合体,今年9月,米仓村首位“乡村CEO”上岗,短短几个月,就为当地带来了全新变化。


“我们村集体统筹流转簕菜园周边的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然后统一交由‘乡村CEO’李劲新负责招商、运营和管理,深度参与和分享簕菜文化创意园发展红利。”米仓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涛介绍道,目前该村已流转33.3公顷闲置土地统一发包,由“乡村CEO”引进民宿项目,两个项目预计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60多人。


米仓村CEO李劲新是簕菜文化创意园的负责人,他认为,村集体统筹流转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统一交由自己整体规划、运营,既减少了簕菜文化创意园后期开发建设的沟通成本,也能发挥创意园在规划、招商、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在江门市委党校讲师黎彩眉看来,强化“头雁”队伍建设,探索“乡村职业经理人”机制十分有必要,有利于乡村发展与市场接轨,也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过也要警惕‘乡村CEO’到村后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个需要村里厘清职责,让CEO更加专注于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有考核、培训机制,可以利用一些党校、乡村振兴学院等开设课程,甚至开设‘乡村CEO’学院,来培养高素质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黎彩眉说。


来源: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文字:江门日报社记者 皇智尧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