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 台山市政协这样建言支招!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省、江门、台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各镇(街)、各部门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台山市政协也积极开展一系列行动,努力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
6月5日下午,台山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八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共商共议 汇智汇力 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专题协商活动,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学习+专题协商”形式,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言支招、献智出力,进一步助推台山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台山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瑞琪,副主席黄国忠、赵春燕、伍岸明、蔡柏滋出席活动。
江口电器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江样本”,石桥村示范片区是乡村建设提质、产业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在上述调研点,参加人员认真听取情况介绍,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镇村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
实地调研后,陈瑞琪在大江镇石桥村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以及台山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会议精神,并围绕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落细落实,提出方向思路,部署工作举措。
会议提出,要以学习为基,准确领会新精神。深刻把握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意义和实施路径,全面准确领会新精神、新部署,着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要以协商为本,持续探索新举措。台山市政协各分管副主席要牵好头,带领各专委会、联络组,组织广大政协委员,重点聚焦镇域经济、产业发展、镇村建设等主题,分赴各镇(街)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协商,积极探索推进“百千万工程”台山实践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为台山市委、市政府提供智力支持。要以实干为要,迅速做出新成效。希望各镇(街)、各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职能作用,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更好地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以新作为、新成效走出县镇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台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将对标行动方案,力促七大专业产业园基本成型,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加快建成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推动三大渔港升级改造,引导各镇(街)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全力建设一个美丽圩镇省级样板。”
“农业部门将做大做强鳗鱼、大米、青蟹、蚝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继续推进土地“预流转”“预整合”模式,支持‘飞地’抱团、片区组团、强村公司等村级结对共建,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改革试点。”
会上,台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台山市农业农村局、台山市自然资源局、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台山市科工商务局、台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同志结合职能实际,提出下一步工作举措和指导意见。
“工业经济是大江镇发展的主引擎,我们将继续扩大原有工业园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盘活低效资源,围绕智慧农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招商、引进优项目,以产业集群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深井镇如今引入洲星食品有限公司,在镇内布局6000吨马蹄粉生产线,带动周边几万亩马蹄种植。通过开辟‘二产’来壮大‘一产’,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也是促进镇村经济发展的好办法。”
大江镇党委书记,端芬镇、深井镇联络组组长畅谈镇村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体会,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
“发展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我市拥有多元资源、产业基础、群众知晓、区位交通四大优势,建议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整合文化、生态、人文资源,及早开展文旅产业发展新一轮措施修订、机制重构、景区再造、品质提升等系列工作。”
“发展特色农业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议通过组建技术服务队,增强农民科技应用能力,并借助农博会、‘互联网+’、电商等渠道,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品牌化、市场化。”
台山市政协常委、委员以及民盟台山市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围绕主题,开展民主协商、建言献策,纷纷抛出一个个“金点子”。
“汶村镇将立足渔港和神灶温泉,结合光伏产业、渔业特色,打造渔港文旅特色小镇,希望趁着‘百千万工程’这个机会,把我们镇的各项事业推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建议推动儿童教育、养老保健、美容医疗、文化娱乐等优质服务向镇、村延伸拓展,推动形成新的消费业态、消费模式,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在专题协商过程中,赤溪镇、汶村镇联络组组长,农工党台山市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基层干部群众分别谈计划、提建议、讲感受,为更好推动“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借鉴参考。
围绕如何聚焦经济、产业发展及美丽镇村建设主题,推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黄国忠提出三点希望:坚持示范化带动,发挥示范镇村引领推广作用,推动镇与镇、村与村、镇与村之间资源互联、优势互补,实现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带动镇村经济共同提质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立足自身定位,做强主打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构建特色鲜明、繁荣兴旺的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长效化管护,逐步建立完善镇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以优美环境吸引产业进驻、项目落户,以产业发展促进建设提质、设施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来源:台山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