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政协委员同心战“疫” “两支队伍”筑牢健康防线
战“疫”攻坚,众志成城;蚊媒防控,刻不容缓。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双重任务,新会区广大政协委员及委员企业迅速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充分激活政协“两支队伍”的政治优势与资源优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边引导界别群众落实个人防护、投身环境整治,一边捐赠防疫物资、开展蚊虫消杀,用行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闻令而动
“三员”角色扛起使命担当
“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这是新会区政协始终坚守的工作准则。自江门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以来,根据圭峰会城全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安排,新会区政协严格落实“全员下沉”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奔赴结对村(社区),扎根防控一线。
9月21日,新会区政协通过“新会政协”微信公众号及新会区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新会发布”平台,发布《致全区政协委员的倡议书》,号召委员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化认识,带头深入基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投身疫情防控攻坚战;9月26日,再次发出倡议,鼓励委员结合所在单位、企业实际,梳理可调配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联动各专委会,共同参与楼顶杂物清理、积水清除、药物喷洒等关键工作。
倡议一出,新会区政协机关干部与广大委员组成的“两支队伍”迅速行动,化身防控一线的“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与村居(社区)两级紧密协作、同向发力。
新会区政协领导坐镇前线指挥部,分片包干重点村(社区)“拔钉子”,带领和督导村(社区)按照防控标准,推动“1335”防控落实到位。在村居(社区)包干督导工作中,指导相关村居(社区)以“一村一策”为参照,细化形成“一楼一策”实施方案,创新“1+1+3”联动消杀模式。
新会区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坚持每天深入负责包干的村居(社区)等重点区域,全面清理居民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商铺卫生死角、楼道天台闲置容器,从源头铲除蚊虫孳生地;聚焦街巷井盖、下水道、绿化带积水槽等易积水点位,逐一排查、逐个疏通,切实减少蚊虫滋生环境;配合专业消杀人员,对村居(社区)公共区域、企业厂区、学校周边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坚决切断传播链条。
期间,李锦记、澳能国际、春秋国旅等委员企业主动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组建防疫义工突击队,选派上百名员工志愿者奔赴防疫一线,深度参与圭峰会城南园片区、东甲村等关键区域的清杂行动,以企业力量为爱国卫生运动注入强劲动能。
同时,新会区政协“两支队伍”同步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发放科普宣传单、入户面对面讲解、现场演示防护方法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与健康危害,重点指导“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的具体措施,有效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与主动参与热情,为防控工作筑牢“全民防线”。
捐资赠物
爱心暖流汇聚防控力量
防疫一线需要什么,政协队伍就补充什么。”面对基层防控的物资需求,新会区广大政协委员及委员企业迅速响应,用实际行动扛起社会责任,一场充满温情的支援行动悄然展开。
为破解基层防控物资短缺难题,新会区政协委员各尽所能、精准发力:有的委员紧盯一线需求,自发采购驱蚊水等高频防疫物资,确保“需求在哪,支援就到哪”;有的委员及其企业发挥资源优势,捐赠灭蚊器械、消杀药品,为防控一线搭建起稳固的“物资补给线”。其中,司前镇政协联络组委员无偿提供自用的大型灌溉用途无人机用于消杀,助力解决燃眉之急。
在捐资赠物行动中,新会区政协港澳联络组行动迅速,用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担当,积极捐资赠物,展现出港澳委员心系桑梓、同心抗疫的深厚情怀。截至目前,新会区政协委员及委员企业累计捐赠防疫物资及款项总价值已逾104万元(含认捐)。这些承载着责任与爱心的物资、款项,第一时间送达各镇(街)防控点、社区服务中心及重点防疫区域。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从一线支援到捐资赠物,政协力量始终与全区防疫工作人员、界别群众同心同向,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政协为人民”的责任答卷,为打赢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人民政协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新会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