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市政协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俯下身子沉下心 奔波忙碌为乡亲


“大凹村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绿色”,驻村的第一天,村民自豪地对市政协机关派驻鹤山市共和镇大凹村“第一书记”苏婧说。红色说的是大凹一脉相承的爱国爱家爱党情怀,绿色指的是一畦畦泛着碧浪的千亩无公害瓜菜地。


大凹田园风光


大凹村位于鹤山市共和镇东南部,因群山环绕而村居其凹位得名,当苏婧扑下身子走遍大凹24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现“红色”和“绿色”大有文章可做。苏婧多方发力,擦亮“红色”底色,壮大“绿色”产业,同时播撒“金色”希望的种子,绘就大凹缤纷画卷。


传承活化革命历史

擦亮“红色”底色


大凹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帝忠勇文化从建村伊始就浸润着每个大凹人;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杨氏祖祠,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智歼日伪密侦队的“大凹战斗”,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日伪军12人。但杨氏祖祠年久失修,“大凹战斗”还停留在很多村民的口口相传中,缺乏深入挖掘活化保护。


为传承大凹忠勇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苏婧带领村“两委”干部在共和镇的支持下筹得资金60多万元,用于修缮杨氏祖祠。苏婧还向鹤山权威历史专家及本村村民搜集战斗碎片,力求全景还原“大凹战斗”历史细节。


苏婧和孩子们一起手绘文明乡风墙


苏婧还争取市、镇两级资金100万元,将临近村办公大楼隶属村集体所有的老房子修旧如旧,打造为党建学习基地,集中展示大凹红色历史以及党建引领下大凹乡村振兴史。通过一系列红色历史活化,串珠成链,串点成线,打造大凹红色文旅新路线,激活大凹文旅新气象。


探索助农新模式

壮大“绿色”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大凹村以瓜菜闻名,2002年就被评为省无公害蔬菜基地。但瓜菜销售渠道单一,大多在田间地头就出售给收购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一度滞销,菜农收入锐减。为此,苏婧将目光聚焦在大凹1300亩的瓜菜田上,积极探索新模式新道路,搭建网络销售+直播平台,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大凹村无公害蔬菜基地


苏婧带领村“两委”干部建立“政府+企业+电商+农户”的产业助农模式,吸引种养殖能手、新农人等回乡创业。如村民杨仲源成立鹤山市纯良农产品有限公司,同时搭建网上商城,实现冷链配送,将农产品销往珠三角各市。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注册“大凹瓜菜”品牌,实现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此外,苏婧推动开拓农产品深加工链条,将玉米、粉葛、番薯等进行深加工,制作玉米面、葛粉、薯干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现在通过网络等渠道销售额近10万元,带动大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农户年均收入预计能增加1.2万元”,杨仲源表示,“我们预计冬收的番薯、粉葛、生姜的销量一个月要达到千斤,寄往广佛、湖南等地,增收了,村民一起过好年”。在这一模式的助力下,村民收入增加,对未来充满期待。



此外,为助推网络销售,苏婧在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通过五邑红商城平台为大凹瓜菜直播带货,当日售出大凹番薯等农产品一千余斤。苏婧还开设抖音账号,展示大凹得天独厚的田园风光,为大凹瓜菜“代言”,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助力农民增收,借网络推动大凹绿色产业发展。


激发动力谋发展

播撒“金色”种子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让村民从“观众”变“主角”,苏婧在大凹村探索开展“积分制”“乡风文明齐参与”等活动,将建设美丽乡村的“金色”种子播撒在村民心里。


苏婧为参与“积分制”的村民兑换礼品


大凹村是共和镇“积分制”试点村之一,苏婧把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村庄建设、开展移风易俗等情况量化制定“文明先锋指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源动力,让文明新风吹拂村头巷尾。


同时,苏婧还在村内探索开展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将环境管护、惠农政策、村务公开、村况反映等情况进行线上管理,加强了村“两委”和村民之间的沟通联系,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凹村成为鹤山市首个“数字乡村”试点,村民享受“一键服务”,村“两委”干部实行8小时线下上班+8小时线上值班,有力推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7月28日,市政协澳门联络组到大凹村走访慰问困难退伍军人、困难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此外,苏婧积极争取派驻单位——江门市政协的支持,链接各方资源下沉大凹。成功推动田金河大凹来苏段碧道年内通车,大大方便河道两侧农作物运输。市政协澳门联络组、机关妇委会和团支部等到大凹慰问困境儿童和退役军人30多户,累计慰问金额达3万多元。市政协机关干部慈善捐款设立“爱心助膳”基金,用于村中义务教育儿童膳食。发动市政协香港委员、世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英杰捐赠5万元用于建设村道照明工程等。


“红色”底色、“绿色”产业、“金色”种子,是苏婧绘就精彩大凹的画笔,“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苏婧勉励自己。下一步,苏婧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成果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共鹤山市委组织部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