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坚:在美洲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我父亲陈金坚1911年4月出生于今台山市斗山镇中礼村委会东中村。1932年,与邻村姑娘赵丽云结婚,育下美嫦、美娥、健民三个女儿。1940年2月,父亲只身前往美国谋生,后来成为“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委员、常委、主任委员、顾问。1949年10月9日,他在衣联会所升起美洲第一面五星红旗。2002年1月,因病离世。

一介书生英勇战士

父亲原名尧铿,“金坚”是他读中学时,将“铿”字分拆而取的名字,意为“志比金坚”。他在中礼村读私塾,两年后入读该村培志小学。1929年,升读斗山任远中学,后入读台山县第一中学。

陈金坚陈美嫦提供

1930年夏天,留日学生何干之(台山市人,原名谭毓均,学名谭秀峰,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回到台山,在台城举办青年暑期学术研讨班,主讲现代世界观和新文化运动。父亲和同窗好友林为梁(台山市人,参加革命后改名林基路)等参加研讨班的学习。这次学习,对父亲影响深远,受到了先进思想文化的洗礼。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进一步激发了父亲的爱国热情,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进步书籍,如毛泽东、朱德的文章,鲁迅、郭沫若的杂文、散文,以及《红区时论特辑》《动向》等,并写了一批抗日的文章、诗歌、剧本。他与林为梁等同学组织剧社,自编自演抗战话剧,唱抗日歌曲,积极撰写文章在任远中学的校刊《骆驼》和台中校刊《台中半月刊》上发表。父亲在一首抗日诗歌中写道:“……有热血的青年哟,起来!起来!起来与日本帝国主义决一死战……”

1935年,父亲考入广东国民大学,专攻语文科。1936年冬,日本侵略军南下,迫近广州,父亲停学回到中礼村,在村中“永和社”担任宣传工作,出版抗日墙报,后由同学朱郁生介绍进入台城《民气日报》任记者,专门撰写稿件评论时局、宣传抗日。1937年,父亲应聘回到村中培志小学任教,先后任教导主任、校长。他积极向学生灌输抗日爱国思想,组织学生编辑以抗日为题材的墙报、校刊,教唱抗日歌曲,自编自演抗日话剧,如《打回老家去》等。父亲还在村里办起平民夜校,让白天不能来上课又交不起学费的婢女和村民晚上来上课学习。

投身侨团呼吁抗日

1940年2月,父亲赴美国纽约,进到祖父佑芳和二叔公佑贵开办的洗衣店里当洗衣工。7月,由同乡陈康明介绍加入华侨抗日左派组织的“纽约青年救国团”(以下简称“青救团”)。“青救团”是由一班具有进取心,又有新思想、新文化观点的进步青年组成的团体。父亲不久被选为教育股长,后担任书记职务,主持创办《纽约华侨青年救国团月刊》,宣传抗战。父亲又成立话剧团,自编剧本,演出反法西斯话剧,成为“青救团”的骨干。

1940年7月,在父亲、陈厚父、唐明照、林棠等人的协助下,创办了《美洲华侨日报》(后改名为《华侨日报》)。当时,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为该报题词的还有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何香凝、司徒美堂。

该报由唐明照任首任社长,父亲负责政治题材的编辑工作,并负责撰写评论文章,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和公正的评论,支持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父亲在“青救团”的刊物《纽约华侨青年救国团月刊》上所发表的文章,得到《华侨日报》的转载,使之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当时《华侨日报》《衣联特刊》《衣联增刊》发表的有关推动华侨抗日救亡,捐资助饷,实施“宪政”,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支持政治协商,反对国民党利用美国的军事援助来发动内战以及对时局的意见等一系列通电、评论文章,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父亲撰写,目前我家里还存放着父亲撰写的这些文章的手稿。在抗日战争时期,父亲贯彻我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抗日统一战线原则。《华侨日报》成了广大华侨、华人的喉舌,表达了华侨、华人的心声,深受广大侨胞的喜爱和支持。

1940年年底,南京国民党中央委派黄文山到美国组建“三民主义青年团”,计划在美国成立美西(旧金山)、美中(芝加哥)、美东(纽约)三个直属区团部。美西、美中都相继成立了团部,到在美东开展组织工作时,黄文山要求时任中华公所主席赵鼎荣出面协调,意图整编“青救团”,要他们改名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美东总部”。由于父亲等核心成员早就看透了国民党的真面目,坚决拒绝整编,国民党妄图控制美东华侨青年的计划宣告失败。最后赵鼎荣只得拉夫凑数10多人,草草成立了纽约的“三民主义青年团”,自任团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适龄体健的华侨青年纷纷入伍,以致当时美国华侨经济生命线——洗衣业空出了许多店铺。1942年初,一位陈姓的乡亲应征入伍,父亲把他的衣馆买下来,取名为“中国衣馆”,父亲成为“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以下简称“衣联会”)会员。他与中国共产党人徐永英、陈厚父、唐明照、林棠等继续交往,逐渐建立起推心置腹、终生不渝的同志情谊。

“衣联会”由余宏耀等人于1933年5月创立,是一个由纽约市华侨华人洗衣业者组成的反苛律、反封建、积极抗日救国的爱国华侨团体。1938年5月,朱德为“衣联会”成立五周年题词:“发扬华侨的爱国精神”。父亲一方面继续参加“青救团”的活动,同时又积极参加“衣联会”的活动。1944年,父亲被选为“衣联会”秘书股主任,后来连续被选为“衣联会”委员、常委、主任委员、顾问等职务,直至2002年,长达60年之久。

正气凛然国旗飘扬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随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分裂而出现的内战危机,以父亲为领导人之一的“衣联会”,更加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支持中共为首的进步力量的立场。

1945年4月25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同盟国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筹备建立联合国的会议,中国与会的代表团中有董必武和章汉夫两位中共人士。在该团访问纽约时,受国民党控制的中华公所筹办的所谓全侨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公宴,竟然不发请帖给董必武和章汉夫。父亲等“衣联会”领导人知道这个消息后,当即发动为欢迎董必武和章汉夫而举行的盛大宴会。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董必武激动地应邀作诗一首:“天与机缘到美洲,逢君忽忆念年游。中兴名论三篇策,高卧豪情百尺楼。志士不辞污马革,群儿争取烂羊头。人间何地无渣滓,次第清除始自由。”

“青救团”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纽约华侨青年团”,父亲等领导成员继续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在政治上,反对蒋介石集团贪污、独裁,主张民主建政,反对内战。

冯玉祥将军在美国奔波呼吁,不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期间,与父亲建立了战斗友谊,1947年11月2日,题写了“金坚先生老乡我们要为全人类谋最大幸福”的词句赠给父亲。在此前后与父亲往来的,还有文化界的陶行知、叶浅予、刘良模等。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美国斡旋国共谈判阶段,父亲在《华侨日报》上发表一系列主张和平建国、反对内战的文章。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后,父亲与广大侨胞一致拥护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此后数年中,像抗战初期结交沈钧儒、邹韬奋等抗日七君子和支援廖承志、叶剑英一样,父亲等“衣联会”领导人,与在香港和海外的中共成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共同形成一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侨日报》用通栏大字标题刊登“全国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首任主席”,向世界华侨华人报告这一特大喜讯。10月3日,该报又用通栏特大号标题报道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衣联会”通过香港《华商报》获知五星红旗的图样,连夜赶制出一面纯羊毛五星红旗。10月9日,父亲不惧反动势力的威胁恐吓和阻挠,亲手把五星红旗悬挂在“衣联会”的大楼上,升起了美洲大地上第一面五星红旗。接着,父亲带领“衣联会”会员、学界、侨界、爱国人士一起上街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美国 “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 ”大楼挂上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条幅  陈美嫦提供

1950年至1970年,在中美对立的20年期间,尤其是在美国推行“麦卡锡”政策期间,大批在美国的爱国华侨受到迫害。由于“衣联会”和《华侨日报》坚决认同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悬挂五星红旗,因而备受重压和迫害,会员和报社人员有被驱逐回中国的、有坐牢的、有失踪丧命的。

1954年,纽约地方法院企图扼杀《华侨日报》,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决社长梅参天有期徒刑一年,他们以为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出来当社长,也不敢来办这份报纸了。面对这种歧视与压迫,父亲挺身而出,不怕生命危险,挑起了代社长这副重担,从而使《华侨日报》这份爱国中文报纸能继续正常办下去。此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便跟踪和监视父亲,认为他是一个危险分子,甚至找到洗衣馆来,当面指责和恐吓父亲,说他是共产党,但父亲毫不畏惧。接着,父亲继而出任谭育民无端死亡遗下的“衣联会”同仁于1947年创办的华侨洗衣偈(洗衣工厂)董事长职务,守卫“衣联会”赖以坚持屹立的经济保障,维护了“衣联会”的尊严和权益。

1956年,“衣联会”和《华侨日报》骨干陈厚父在美国受到迫害后回到台山,被选为台山县副县长。他是与父亲、唐明照、林棠同心同德的亲密战友。陈厚父回到台山后,使父亲与祖国、与台山的关系拉得更近、更密切。同年,时任中共台山县委书记赵辉,曾接到中央有关部门文件通知:“时下若有陈金坚、陈科从美国受迫害回台山县,请予同志式接待”。可见中央对父亲的关心和重视。

1972年,父亲应中央人民政府邀请,率团回国参加“十一”国庆观礼,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鼓励父亲等爱国侨胞,要为祖国统一、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更大的贡献。父亲回到美国后,做了大量的爱国、爱乡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美对话前后,父亲领导“衣联会”同仁反对美国和日本私相授受中国领土钓鱼台。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19日,在纽约举行的毛主席逝世的追悼大会上,父亲致悼词,沉痛悼念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

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国纽约总领事馆于80年代初开馆,父亲带头前往祝贺。父亲对于从祖国来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领导、各代表团都热情接待,如国家主席李先念,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外交部长乔冠华、吴学谦,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晖,全国侨联主席司徒慧敏,中国驻纽约总领事柴泽民、中国驻纽约大使章文晋、韩叙,广东省省长梁灵光、广州市市长朱森林、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中国民族艺术团、广东省粤剧团等,都得到父亲和“衣联会”同仁的热情欢迎和亲切接待。同时,对历届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的轮换,父亲等“衣联会”领导人必定代表“衣联会”前往欢送与欢迎。

父亲的经济并不富裕,但他积极捐资支持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兴办各项公益事业。父亲捐出资金支持祖国“修我长城”“拯救熊猫”以及赈济云南地震、华东水灾等。1950年,他给家乡汇回47万元,支持当时台山县第一大工程“台山蛮陂头水电厂”建设。又热心捐资支持家乡兴建提领中学、培志小学新校舍,兴办自来水、铺筑水泥村道、扩建太和医院等。为此,培志小学的一间课室特命名为“陈金坚堂”。

1986年,由于父亲积极参与争取少数族裔和移民福利,荣获美国纽约州马丁·路德·金纪念委员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1999年12月20日,在纽约华埠举行的澳门回归祖国庆祝大会上,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颁赠父亲表彰牌匾,牌匾上题词:“业绩铿锵,国族硕望;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表彰父亲的功德。

2002年1月15日,父亲在美国纽约因病离世。

2007年9月12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张宏喜大使为父亲在“衣联会”大楼上亲手悬挂五星红旗的英勇行为题词:“陈金坚先生在纽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他的勇气和精神使我们后人敬佩,鼓舞着我们继续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使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使世界更加和谐与美好。”高度赞扬了父亲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009年9月15日,美国“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访华团在陈锦棠团长率领下,来到中国侨联,将60年前曾悬挂在“衣联会”大楼上的国旗郑重交给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这面国旗成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品。此前,“衣联会”也曾向中国侨联捐赠《美洲华侨日报》,记录美洲地区华侨华人60年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是弥足珍贵的文物文史资料。

2015年9月,父亲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我代表父亲接受了这一崇高荣誉。

口述者:陈美嫦,1935年出生于台山市斗山镇中礼村委会东中村,陈金坚长女。1982年赴美,现居住纽约。

整理者:麦博恒,台山市政协秘书科科长,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江门市作家协会会员,台山市文艺评论协会会长;陈文俊,原台山市斗山镇培志学校教师,曾任台山《新宁杂志》副社长兼总编辑、台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现任台山颍川联谊会副会长、《颍川月刊》总编辑。

来源:《五邑侨胞耀中华》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