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 为侨乡文化发展“鼓”与“呼”
“这是江门文物保护的大丰收,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市政协常委、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强兴奋地说。近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共计762处,我市陈白沙祠位列其中,开创我市文物保护工作新局面。
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黄志强立足岗位职责,做好侨乡文化推广、传承和保护。作为市政协常委,他把弘扬侨乡文化与政协履职相结合,积极撰写提案、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委员风采 助力陈白沙祠成功申报“国保”
市博物馆管辖的陈白沙祠、新宁铁路火车站旧址均为文物保护单位。自接管以来,市博物馆努力做好文物的日常保养、维修、管理等工作,开展多次维修保护工程,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在黄志强的带领下,市博物馆不断提升辖馆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挖掘文物内涵,申报整理完善各项材料。
陈白沙祠成功申报“国保”绝非偶然,背后是以黄志强为代表的江门文博人“不打退堂鼓”的那一股劲。面对此前陈白沙祠两次落选“国保”,市博物馆专门请来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筑中心团队,对陈白沙祠作了仔细研究与勘察。重新梳理了陈白沙祠的建筑造诣,以史料为佐,挖掘这些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轨迹。
黄志强大力推进陈白沙纪念馆申报“国保”
近年来,市政协在弘扬侨乡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市政协就聚焦“打造白沙文化精品,擦亮侨乡文化品牌”,组织市政协委员、特邀专家与市政府领导面对面交流探讨,黄志强积极参加,在政协这个协商平台上,为擦亮白沙文化鼓与呼,得到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他把推进白沙文化研究作为切入点,带领市博物馆完成了人物传记《陈白沙传略》,以陈白沙遗存文物为线索的《岭南一人——新视角下的陈白沙》,全面展示馆内碑匾内涵的《白沙祠的碑匾》……这些著作为学界研究陈白沙和明清儒学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源,为陈白沙祠申报“国保”做足了功课。
市博物馆还致力打造“白沙国学堂”传统文化活动品牌,今年已累计举办国学堂活动近20场,通过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另外,通过举办“开笔礼”、游学活动,让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侨乡文化自信。
博物馆社教活动也是黄志强非常重视的工作。“我们在传统节假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社教活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黄志强说。今年以来,市博物馆累计举办社教活动50余场。
委员故事 积极推动侨乡展览“走出去”
“文物展览具有真实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征,相比于其他宣传方式,其对受众的感官认识和冲击力更强,留存的记忆更深刻,社会影响力也更深远。”黄志强说,近年来,市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达到30余场,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和侨乡文化、华侨文化,积极弘扬传播正能量。
参加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台山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
在黄志强的推动下,市博物馆近年来在展览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实现展览“入首都”“入社区”“入学校”“入企业”“入村镇”,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全面“开花”,更实现文物展览“入港澳”的巨大突破。2015年8月,“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举行,这是市博物馆第一次进京举办展览,很好地宣传了江门。2017年5月,“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北京)举行。今年7月1日,“少年中国说——家国梦·江澳情”大型图片及实物展在澳门综艺馆展出。“这是市博物馆转变工作思路的结果,令人惊喜!”黄志强难掩兴奋。
每次进京展览都是一次“大考”,回忆起其中艰辛,黄志强说:“我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由于刚开始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黄志强尽管年龄大,依然奔波在前线。“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让更多的人通过展览认识到了此前并不熟知的江门,以及华侨的感人故事,一切付出都十分值得。”黄志强说。
委员之声 深挖侨乡文化“富矿”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黄志强时刻关注侨乡文化发展。“江门是一座文化‘富矿’,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么多城市里,江门有自己的优势,在文化方面大有可为。”黄志强选择从自己最熟悉、有调研基础的专业和本职工作出发,把历史文化发展作为履职建言主方向。
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接受媒体采访
近期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窗口”,博物馆无疑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黄志强选择把推进华博馆升级改造作为履职方向。“华博馆升级改造完成后,将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平台来弘扬侨乡文化,为此,急需增加从业人员编制,不断增加弘扬侨乡文化的人员力量。”黄志强直言。
2018年,黄志强提交了提案《关于打造文化新地标——粤港澳博物馆的建议》,建议我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江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文物资源,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打造我市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文化新地标。“建设以江门为纽带的粤港澳博物馆,构筑与香港、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时代意义和政治高度。”他说。
黄志强建议,要积极推动侨乡文化“走出去”,增强侨乡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促进侨乡文化走出国门,侨乡文化工作者走出国门,拉近海外华侨与家乡的距离。同时,要加强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合作,共同做好侨乡文化宣传工作,讲好华侨故事,弘扬华侨精神,涵养侨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