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广东菲恩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冯式忠:做有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家
31年前,冯式忠从浙江温州来到侨乡江门,年仅17岁的他顺应改革开放的春风,投身于江门经济社会建设的洪流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如今,冯式忠身上的“担子”沉了许多。作为广东菲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身兼市政协常委、市工匠协会会长等身份的他,在做好一名实体企业家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担好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子。
冯式忠(刘惠琼
摄)
委员风采 投身改革开放大潮 谱写新时代浙商篇章
1988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浙江人自主创业精神逐步释放。冯式忠怀着创业的热情和梦想来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江门。17岁的冯式忠从机械零件业务推销开始,历经十载艰辛积累和探索,于1998年进入造纸机械行业,创建江门晶华造纸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致力于造纸设备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
创业过程中,冯式忠曾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但他始终坚守创业初心,“无论做什么事,都希望尽心做得更好一点”。这是冯式忠做人做事的座右铭,更是他的生意经。这一理念也为他的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自2005年后的七年间,冯式忠先后创建了江门奥斯龙机械有限公司、菲恩电镀和广东菲恩实业有限公司。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原始资本积累到获得风投资金支持,从传统经营模式到全新的经济商业模式,在奋斗发展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步伐的冯式忠,继续在五邑大地上谱写着新时代浙商的篇章。
向省人大调研组介绍江门奥斯龙机械有限公司有关情况
2009年6月,冯式忠当选为江门市浙江商会会长,积极团结浙江籍企业家主动融入侨乡发展。在他的倡导下,商会曾邀请250多名浙江籍企业家来参加江门市投资环境推介会,协议投资总额超过27亿元;联合浙商会员企业成立了江门市浙商投资集团公司,在开平翠山湖建立“浙商工业园”等。如今,作为商会荣誉会长的冯式忠,仍然时刻关注着商会和企业的发展,并关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技能人才提升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协助企业推动发展。
委员故事 搭“工匠”桥梁 关注经济民生
作为一名扎根江门的浙商企业家,冯式忠将自身事业与侨乡发展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2017年7月,全国首个不分行业、不分工种的“江门市工匠协会”正式成立,出任协会会长的冯式忠,一直致力于推动高校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相融合、相适应。协会先后举办了两届江门市“听匠人故事,向工匠致敬”青年演讲比赛,挖掘本地的匠心人才;成立了江门市工匠演讲团和协会智能装备专家委员会及古典家私专家委员会,创办了荣耀工匠简报,着力宣传大国工匠之精神;三次承接了江门市人才培育评审工作,成绩优异,带领团队走进了江门市品牌协会的行列,为侨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工匠协会为技能人才安了一个‘家’,为联结企业和技能人才搭建了一座桥梁。”目前,在冯式忠的努力下,工匠协会拥有会员120名,吸引了20多名博士和博士后参与,拥有3名高级工程师、5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全国技术能手、5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0多名广东省技术能手,并吸纳了众多江门本地手工艺文化传承人。
2018年1月,江门市工匠协会正式成立装备智造委员会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职责。”冯式忠在2008年当选市政协委员后,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曾连续四年获得优秀提案奖。这些提案,有他本身熟悉的经济领域问题,也有他关注的民生问题。
如今的城轨江门东站旁边,来往于江海汽车客运站的乘客络绎不绝。而这,跟冯式忠的一份提案息息相关。“那时候江海区离江门汽车总站很远,当地群众要坐客车只能到蓬江区那边,非常麻烦。”为此,冯式忠专门开车辗转于江门汽车总站和江海区之间,深入调研后撰写了《关于利用民资建设江门市长途汽车客运站江海分站的建议》的提案,并得到了采用,江海汽车客运站于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冯式忠还针对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主笔或联名提交《关于尽快设立转贷资金池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的建议》《关于设立江门市企业转贷专项扶持资金的建议》等提案。“既然作为政协委员,有这样一份职责,就应该坚持下去,通过不断的调研更好地参政议政。”冯式忠在作为一名企业家的同时,也在为推动江门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委员之声 创新履职平台 推动侨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我对自身履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作为企业家,不忘的是创业初心,牢记的是企业使命。”冯式忠坚定地说道,创新、执着、敬业并且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新时代企业不断发展的使命要求,“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更应该珍惜殊荣,牢记责任”。
在市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工作室成立仪式上,市政协领导向冯式忠(右二)等颁发证书
今年7月,市政协首个委员工作室——市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工作室成立,冯式忠担任工作室主任,他在积极寻求企业工作和委员工作之间的平衡。“首先要带好头,履职尽责做好‘委员作业’,并且通过委员工作室的平台,收集整理有关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问题的落实解决。”冯式忠表示,将把委员工作室建设成一个履职品牌,通过论坛的形式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共同推动侨乡建设。
以政协委员身份列席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大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就政府工作报告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今天,我们不能只是等着‘机会’掉下来,而要积极地投入进去,主动寻找机遇,努力发扬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气质和爱国、自强的价值追求,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大湾区建设的有力支撑。增进人心相通,助力合作共赢,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共同打造好江门的营商环境。”冯式忠对于江门的经济发展,有着无限的憧憬,“现在的招商引资提升了我们的发展前景,下一步我们应该做好企业的培养,培养属于本土的优质企业”。
31年春华秋实,当初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年近半百,冯式忠在当好一名企业家的同时也在做好一名政协委员,在两者之间找到互通点,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