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江门市政协调研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分布不平衡、护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凸显 城区一床难求 乡镇大量闲置

  近日,江门市政协“众人议事厅”开展提升养老照护服务水平专题调研。通过走访新会、鹤山、恩平、开平、台山等多家养老机构和长者食堂,政协委员们深入了解江门市养老机构的发展情况,收集养老行业的发展困境与问题,为下阶段开启“众人议事厅”探讨江门养老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门市是广东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去年年底,江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88.2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06%,平均每5个江门人,就有1个是老年人。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省(14.5%)乃至全国(18.1%)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之一,近年来,江门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然而,亮眼成绩的背后,床位缺口大、区域分布不平衡、护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床位缺口在1万张以上

  走进恩平同乐颐养公寓,四处被园林环绕,公寓内桌子、摆设处处都透露着匠心的设计。该养老机构位于恩城街道,由旧酒店改建而来,是民办的养老机构。现有200张床位,入住床位超过130张。


  “我们是打造去机构化的养老机构,把老人当成小孩养。”恩平同乐颐养公寓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同乐颐养公寓里,还设有长者食堂,周边社区老人都可以到公寓的公共大饭厅吃饭。


  目前,江门市共有101个养老机构能提供超过1.56万张护理床位,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约占全市40%。在入住率方面,公办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超40%,民办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超60%。目前江门仍存在1万张以上的床位缺口。事实上,江门公办养老院区域性不平衡,也导致出现城区“一床难求”、偏远或乡镇地区“无人问津”的问题。


  近年来,江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出台《江门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方案》《江门市“大民政”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今年还印发《江门市推进康养服务发展若干措施》(下称《康养十三条》)。


  这些政策措施明确了养老服务设施统筹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和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任务和措施,部署和指引江门未来一段时间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康养服务的发展。


  同时,江门支持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对获评省四星级、五星级的养老机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万元补助,鼓励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打造江门地方养老服务品牌。


  以新会区首家“幸福寿星”养老机构为例,经过多年发展,“幸福寿星”品牌相继在鹤山市、蓬江区均打造新点进行连锁化经营,成为江门养老服务的突出品牌。在“幸福寿星”的影响下,新希望、维达等多家企业发挥行业优势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投资,将有效增加中高端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高端养老院结构性缺失

  每天上午,崇德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会到恩平市社会福利院为院内每位老人巡诊。如果老人生病,还可以直接到崇德医院就医。该院会对福利院里的老人医药费优惠倾斜。


  “医养结合”是江门市养老服务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康养十三条》从硬件建设层面,结合医疗布局发展编制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将民政、卫健部门纳入同级规委会,强化养老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建设、制定整合利用闲置资源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方案、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支持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两院合一”等,积极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


  “医养结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养老质量。对于养老机构而言,提升质量需要以星级评定为抓手。今年,广东省2019年度星级养老机构名单新鲜出炉,鹤山市幸福寿星安老之家成功获评全省年度12家五星级养老机构之一,成为江门首家获评五星级的民办养老机构。至此,江门已有2家省五星养老机构。


  本次调研发现,江门市公办养老院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兜底的多、高端的少,民办养老院同样也缺乏高端,截至目前,全市仅有25家养老机构获评全省星级。


  “除了配齐硬件设施外,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是养老提质的关键。”江门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吴占球介绍,“我们福利院不断加强素质培养,要求护理工作必须热心、贴心与真诚,时刻保持微笑上岗和贴心服务。”


  在鹤山市幸福寿星安老之家,“家”这个概念深入每个护理人员的心中。“护工姑娘们对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住在这里真的很幸福。”鹤山市幸福寿星安老之家的老人李平枝已经100岁了,家人都在美国。在这里,护工就是她的亲人,养老院就是她的家。


  在幸福寿星安老之家里,还设有亲情区,让家属来养老院探访时,能和老人在“家”的环境里相处。“除了做好服务,我们同样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江门市银业养老策划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权标介绍,“老人长期住在养老院内,少不免与减少了与社会的接触。对此,我们设立老友俱乐部,定期让居家养老的老人走进养老院,与我们的老人做活动、交朋友。”


养老医护人才不足

  “目前,江门的养老服务普遍存在医护人员、护工人才不足的问题。”江门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丁成玉说,“受家庭观念影响,江门与广州等较为发达地区的养老服务不同,比起选择在养老服务机构,更喜欢居家养老。”


  “现在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十分紧缺。医护人才不愿意来到养老机构工作,护工的流动性强也是严重的问题。”台山市城区敬老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是发展养老服务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提升养老照护能力的第一人力要素。以开平康华养老服务中心为例,该机构由医疗团队打造,通过两年的筹备和投入,现在已经正式上线。未来,还将有康华的护工培训学校。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所有护工在正式上岗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开平康华养老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银业养老同样设置了培训学校,在正式上岗之前,每位护工都需要接受2个月已上岗的培训,其中2到3周学习操作、理论,剩下一个多月跟着老护工实习。评估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今年,鹤山幸福寿星跟着鹤山市人社部门,到对口扶贫县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开设养老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有5位培训学员与幸福寿星签订劳动合同。“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招聘模式。”梁权标说。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