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如何用科技守护市民“钱袋子” 市政协“委员议事厅”支招……

  反诈文章、手法解读、防骗码、附近预警……

  打开“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简洁的界面上反诈宣传和预警信息种类丰富,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喜提”24小时不间断守护的防诈“保镖”。



  这是今年3月我市公安部门推出的反诈“新科技”,当电信诈骗不法分子企图对市民实施诈骗,且被“邑安”预警的时候,小程序将会为其推送防骗警示信息,同时民警也会根据预警信息上门对受害群众进行劝阻,守护市民“钱袋子”。

  “骗子来电8分钟后,群众接到民警劝阻电话。仅用6分钟,反诈小程序发出冒充客服诈骗预警”……

  自我市大力推广防诈小程序以来,经过5个月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数治防诈”生态圈,科技反诈在反诈工作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当前我市科技反诈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



  近期,带着这些大众关注的问题,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展开了深入调研。


电诈警情日均发案数持续下降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当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趋于智能化时,我国的反诈举措也更为智慧。



  今年3月,“国家反诈中心”App正式上线,集报案助手、举报线索、风险查询、诈骗预警、最新骗局曝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国家层面推出的官方科技反诈软件。在“数治防诈”日益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我市结合本地实际,由市公安局联合大数据公司开发推出“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与“国家反诈中心”App作用相似,并且更加聚焦江门本地诈骗形势。


我市大力宣传“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 各企事业单位不遗余力动员职工进行注册登记


  数月来,在商场、医院、社区等场所,四处可见拿着“邑安”码发动市民注册的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也不遗余力动员职工进行注册登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5日,“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注册245.3万人,受保护人数达到298.8万人,推送预警劝阻逾5.8万条。随着注册人数不断增加,电诈警情日均发案持续从3月底的34宗下降到目前的15宗左右,“数治防诈”生态圈的建立,在遏制警情高发态势方面初显成效。


开平警方成功阻断了一起电诈案件发生


  “以前,电诈预警主要还是以96110电话预警为主,且预警信息要通过反诈中心下发,派出所民警接到信息后才能进行劝阻。从发现预警到找到受骗事主,花费时间往往较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朱警官介绍,推出“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后,辖区内的预警信息会直达派出所民警手机,民警第一时间出警,大大压缩了中间的信息传达时间。


江海公安打掉一“杀猪盘”团伙,缴获的赃物中,有大量境外电话卡


  在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陈靖看来,面对不断更新的诈骗手段,反诈手段也需不断“升级”,利用好科技的力量将打击关口前移,对于减少和避免诈骗至关重要。“科技反诈不仅能让公安部门更有效地对诈骗行为进行精准打击,更能让市民群众精准防范,花费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的保障。”陈靖说。


依法保护公民信息

  “你们是真警察吗?不会是来骗钱吧?”今年5月,新会区公安分局及时预警劝阻了一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当民警找到该事主的时候,当事人还坚信电话中的是真警察,并以为现场劝阻的民警是假警察,最终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才恍然大悟,成功保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江门市公安局堤东派出所接到预警信息,辖区一市民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接到指令后,民警立即进行上门劝阻。


  近年来,民警对正在遭受电信诈骗的潜在受害人进行反诈劝阻,已经成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有效手段。每天接收数十条诈骗预警,拨打电话提示或线下面对面劝阻,是各地反电诈中心的日常工作,而在市政协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像新会公安这样反诈劝阻受阻的案例,并不是个例。


“杀猪盘”中的骗子通过一系列精心伪装的“话术” 成功将受害人“洗脑”


  “究其原因,这与诈骗分子非常熟悉民警劝阻的流程,受害人被深度‘洗脑’有关,同时也源于大众对科技反诈软件的不熟悉、不了解,没有真正弄明白其中的原理,导致在利用科技手段反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知半解’的情况。”市政协委员、江门银保监分局副局长何欲晓认为,在扩大科技反诈手段推广面的同时,更应做好深入的释疑工作,打消大众心中的疑虑,真正发挥“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等软件的作用。

  “比如,有部分市民对软件的隐私安全存在顾虑,担心‘邑安’这样的小程序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可以告诉大家的是,‘邑安’防电诈微信小程序绝对尊重群众隐私安全依法保护公民信息,群众可以放心下载注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尹安学介绍,目前的预警手段是通过数据模型,对前期侦查到的骗子用的电话、IP进行动态监测,从而实现预警,并不会影响用户信息隐私安全。

  在陈靖看来,如今用好科技手段筑牢反诈“防火墙”,已成为反诈工作的重头戏。“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既要用足法律武器,也要用好科技手段。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应该呼唤社会用更多的高科技手段来遏制犯罪,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所遁形。”陈靖说。


文字来源: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03-2022, Jiangme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