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聚焦校园食品安全 江门市政协“委员议事厅”有话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日前,江门市政协“委员议事厅”围绕话题“让孩子在学校吃得更安心更健康”展开探讨,关注江门市校园食品安全的现状,商议如何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如何让孩子在学校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就此议题,江门市政协曾多次组织实地调研,走访学校食堂、餐饮管理公司、食品安全有关职能部门等,了解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江门全市超过八成的学校会为学生提供餐食,即全市有近70万的学生会在学校进餐。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事关学生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无论如何都不容突破。
针对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江门市政协曾多次组织实地调研。黄烨倩 拍摄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明透露,该部门现正研究起草《江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这一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及有关法规、文件进行补充细化,提升江门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守护
91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覆盖乡镇一级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当守住的底线。2020年9月,由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印发了《江门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江门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谢少谋表示,江门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开展以来,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每年春、秋季学期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检查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6339家次,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抽检2045批次,合格率超98%。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牵头部署开展“江门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黄烨倩 拍摄
“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学校食堂没有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防范化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牢牢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谢少谋说。
江门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王国旗补充表示,公安机关主要采取“三强化”措施打击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即强化安全检查、强化违法打击、强化舆论宣传。其中,安全检查环节重点关注食堂环境卫生是否达标、食品安全制度是否落实,食材来源渠道是否正规,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发生。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市卫生健康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91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疗机构,覆盖面到乡镇一级。倘若学生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可以迅速就近就诊。”江门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黄伟忠介绍道,“另外,为了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我们专门组织了疾控专家每日定期监测各地出现食源性疾病的状况,以便触发预警信号时,能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暴发和蔓延。同时,我们还组织专家深入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指导,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守护师生身体健康。”
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食品安全底线,无论如何不能突破。黄烨倩 拍摄
江门市政协委员蓝斌表示,虽然江门市暂时未有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但仍要时刻敲响警钟,“‘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特别是关乎青少年的校园食品安全,对违法违规行为必须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出快手、下重拳,才能让百姓吃得放心。”
监管
预计明年全面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
当前,江门的学校、幼儿园的供餐方式主要有三种:自营食堂、承包经营食堂、供餐单位配送。“委员议事厅”展开探讨期间,主持人以一个小短片展示了供餐单位配送的餐食从农田、市场到学生餐桌的全流程,包括了索证索票环节、安全抽检环节、食品留样环节及保温配送环节。
广东省美心思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敏介绍,为确保成品的新鲜度和食品安全,加工好的饭菜中心温度须保证在70度以上,而后使用食品级的保箱储存保温车配送,确保学生食用前的中心温度保持60度以上。
送到学生餐桌的食品需要确保新鲜、安全。黄烨倩 拍摄
记者了解到,为了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江门市大力开展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即通过摄像头对学校食堂后厨、供餐单位后厨进行实时监控。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明表示,利用升级改造后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学校领导、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开展自查,实现自我管理;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巡查,实现远程在线监管;学生家长也可以随时查看食堂后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倘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还能够一键截屏、录屏,在线投诉举报。
预计明年江门全市学校食堂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黄烨倩 拍摄
当前,江门全市已有523家学校食堂完成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预计明年全市学校食堂能够全面完成升级改造。
江门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调研组负责人文彦认为,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一定要保障好“钱袋子”的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经费保障,完善经费分配方案,对学生人数少的学校(教学点)要适当倾斜,逐步提高学校的日常公用经费标准,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
同时,针对江门市政协委员黄苑香提出的食堂硬件更新缓慢、食堂服务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后厨人员工资福利提升缓慢、后厨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等校园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曹志明回应表示,校内食堂是坚守校园食品安全的前沿阵地,为强化后厨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曾会同市教育局开展了全市学校食堂厨师厨工食品安全培训会。
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
在“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吃得更安全、更健康”的环节中,江门市第一幼儿园集团总园长、幼儿教育专家李爱东表示,学龄前儿童养成清淡口味的饮食习惯,对其成年后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何让学生吃得更健康、更安全,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黄烨倩 拍摄
“一方面,家长在为学龄前儿童购买零食时,应参考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信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和低糖零食;另一方面,应该培养学龄前儿童养成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的习惯。”李爱东补充,“如果让孩子随便吃、过量吃、无选择性的吃,孩子很可能会形成食物偏好和挑食,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学龄前儿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其获得合理营养并健康成长。”
黄苑香也有相似的意见,她认为,筑牢孩子们的食品安全防线,需要通过家校合作、内外联动的方式,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
对此,蓬江区教育局主任督学罗国胜提及,蓬江区现已推出了形式各样的食品安全示范课,如蓬江幼儿园设计了辨识“美食的陷阱”的食安课,教会学生鉴别食物是否安全的小窍门;实验中学的食安课堂上,教师重点为学生们讲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结构,将辨识问题食品和垃圾食品的方法教给他们。
江门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韦健宁表示,在国家取消营养配餐师资格认证以后,江门主要通过聘请卫生监督员作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顾问及每周营养菜谱制作者,以保证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吃出健康。同时,每周营养菜谱制定以后,学校会定时通过家委会群组、家长群或微信公众号推文进行公布,并不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到饭堂进行陪餐。
蓝斌提到,江门全市每个学校都实行了行政领导陪餐制,家长或学生若有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建议、意见,可直接向当日陪餐的学校行政领导反映,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委会,班主任,直接把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部门。
文字:南方日报社记者 黄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