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工智能应用 江门市政协专题协商出实招
日前,江门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八次常委会会议,围绕主题“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赋能江门教育、医疗、制造业创新发展”展开专题协商。会议凝聚各方共识,围绕强化算力支撑、创造应用场景、完善产业生态等方面建言资政,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江门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磊主持会议并讲话,江门市领导夏天、彭章瑞、赖燕芬、胡念芳、任安良、周津明、陈新汉、汤惠红、李文聪参加会议。

江门市政协召开十四届十八次常委会会议,围绕主题“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赋能江门教育、医疗、制造业创新发展”展开专题协商。 南方+ 黄烨倩 拍摄
据介绍,此次专题协商系根据《江门市政协2025年协商计划》安排,推动落实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打造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的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工作举措。选题精准契合国家与地方战略支点,呼应“十五五”规划热点,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和制造业三大领域展开系统研究,兼顾民生改善与经济建设,统筹社会服务与治理创新。
为提升协商实效,江门市政协于今年年初组建专题调研组,由提案委员会联合江门市九三学社、五邑大学等单位,先后赶赴上海、杭州、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学校、医院及科研机构,广泛听取意见,最终形成《加快人工智能应用,赋能江门市教育、医疗、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江门在算力建设、产业应用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如智算中心算力突破1900P、超过2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等。然而,与先进城市相比,江门在算力布局、人才储备、政策协同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尤其在教育、医疗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上尚有提升空间。
结合地方实际及发展需求,报告系统提出三大对策建议:高位统筹建立江门市推进体系,通过强化算力底座、打造人工智能中心、培育示范场景夯实基础支撑;明确任务多方联动,在教育领域实施课程建设与教学融合等“六大行动”,在医疗领域推动与临床、中医药及公共卫生等“六大融合”,在制造业围绕产业链赋能与场景建设等“六方面”精准施策;通过强化资金与人才保障、发挥协会作用、加强区域合作为应用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会议强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江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实践挑战与推进路径,以更高站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紧扣江门发展实际,进一步找准人工智能应用的工作方向和实施路径,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和制造业领域,推动各项协商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助力江门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应用步伐。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江门市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和有关人事事项,同意增补尤俊、许有为、自应政、李祥、汪建昆、张涛、林安江、尚德宏、赵超、黄颂恒等10人为第十四届江门市政协委员,同意李旭琳、陈佩清、张书羿、张远发不再担任第十四届江门市政协委员职务。
来源:南方日报社记者 黄烨倩